天文儀器望遠鏡的常用參數(shù)是怎么樣的?大家來了解一下
2022-05-13
望遠鏡是一種光學(xué)天文儀器,它能讓我們看到遠處的物體。它的原理是利用透鏡或鏡子和一些光學(xué)觀察部件來觀察遠處的物體。通過透鏡的光線被凹面鏡折射或反射使其進入小孔并會聚成像,然后通過放大目鏡看到。又稱“千里鏡”。望遠鏡可以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到角距較小的細節(jié)。以下是天文儀器望遠鏡的一些常用參數(sh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放大
一般用目鏡角度與物鏡入射角的比值來表示望遠鏡的放大倍數(shù),通常用物鏡焦距與目鏡鏡頭焦距的比值來表示望遠鏡角度的放大倍數(shù)。比如放大10倍的望遠鏡,意味著1度視角的目標(biāo)可以放大到10度。
二、視場角
(視場)產(chǎn)品在1000米距離的可視場景范圍,比如126m/1000m,表示望遠鏡可以在距離觀察者1000米的地方觀察視場。
三、出瞳直徑
是粗略描述成像亮度的參數(shù)。弱光下,出瞳直徑越大,圖像越清晰。正常生理條件下,人的瞳孔大尺寸不會超過7mm,所以大于7mm的瞳孔直徑就是浪費光線。這個參數(shù)不能完全反映望遠鏡的好壞,因為只要符合制造規(guī)范,就能滿足數(shù)值要求。出瞳直徑越大,還有一個好處:出瞳直徑越大,越適合在顛簸的環(huán)境下使用,觀察畫面會更穩(wěn)定。所以7X50之類規(guī)格的望遠鏡大多適合在海上使用。這個值可以通過將物鏡的直徑除以放大率來獲得。
四、分辨率
分辨率是屏幕圖像的精度,指顯示器可以顯示的像素數(shù)量。因為屏幕上的點、線、面都是由像素組成的,顯示器能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面就會越精細,同樣的屏幕面積能顯示的信息就越多,所以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biāo)之一。
五、黃昏系數(shù)
黃昏系數(shù)反映了不同口徑、不同放大率的望遠鏡在暗光下的觀測效率。計算方法:求望遠鏡放大率與孔徑乘積的平方。
六、有效口徑和相對口徑
物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稱為物鏡焦距,用符號f表示,物鏡直徑中不被框架和光闌遮擋的部分稱為裁剪透鏡的有效孔徑,用符號d表示,天文望遠鏡的性能主要用這兩個數(shù)據(jù)來標(biāo)志。
七、集光能力
在黑暗中,人眼的瞳孔直徑一般在7mm左右。因此,天文儀器望遠鏡物鏡有效面積相對于光瞳面積的倍數(shù)稱為集光能力。即集光能力=(D*D)/(7*7),其中D以毫米為單位。
這是天文儀器望遠鏡的一些常見參數(shù)。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大家可以聯(lián)系我們。
上一篇:
聯(lián)系我們
咨詢電話:400-617-7378
地址:中國科學(xué)院南京分院教育中心2樓(南京市九華山路19-1號)
咨詢:025-86724158 / 13913910716
電子信箱:zftwen@126.com   
 
         
             
                        